气象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指数

文章内容

天气和气候有何区别_天气与气候的差别

tamoadmin 2024-07-11
1.天气是多变的,而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同一时间不同的地方天气与气候都有可能会有差别,据2.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3.初中生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1.天气是多变的,而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同一时间不同的地方天气与气候都有可能会有差别,据

2.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3.初中生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4.高中自然地理有哪些答题技巧或方法?内容具体点的!

天气和气候有何区别_天气与气候的差别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四.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 )

生物部分 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食(如动物 )

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如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 兔子 狼

(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

(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4.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注意出分析说明题)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 显微镜的构造(P36)

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取镜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 对光:升、转、看、调

(3) 观察:放、压、降、看、升、看、调

(4) 整理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

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双眼睁开,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整理:实验完毕,应该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转到两旁,目镜放回镜头盒,把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再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

3.几点重要的结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3)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例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如果是将视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个方向,就将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动。

(4)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小,光线越亮;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少,物象越大,光线越暗。

(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6)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

(7)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

(8)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9)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

(10)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1.重要的注意事项:材料要薄而透明;盖盖玻片时要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准备:擦、滴(清水)

(2)制片:撕、展、盖

(3)染色:滴(稀碘液,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则不需要染色)、吸

3.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1)准备:擦、滴(生理盐水)

(2)制片:刮、涂、盖

(3)染色:滴(稀碘液)、吸

4.常见的玻片标本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如:叶的横切面切片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涂抹制成的。如:血涂片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制成的。 如:草履虫装片

三.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植物、动物和人体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

人体的各项功能都是由细胞或多个细胞共同完成的。

所有的细胞都能显示出生命的各种属性,在它们之中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细胞里进行的,细胞内还一直进行着呼吸作用。一切复杂的瞬息万变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自我繁殖。细胞能通过分裂不断地产生新的细胞,细胞和生命一样,表现出生长、衰老、死亡的过程。这一切说明,细胞是生物体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细胞壁:透明,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含有大量的物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液泡中充满细胞液

能流动,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植物相邻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联系,互相交流营养物质。

2.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能流动,可以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流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1)分裂的过程: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

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然后质分裂(植物:在原来细胞的中部,逐渐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

细胞的生长表现为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逐渐长大,使细胞体积增大,(植物)生长时先出现很多小液泡,最终合并为一个大液泡。

(2)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先加倍再减半,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3)生物体的生长表现在:细胞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分裂(数目增多)

四.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

(1)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2)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的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色素等。

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是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一.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线粒体:将化学能释放

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1.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

2.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3.DNA是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4.遗传信息是生命体内每一个细胞中所包含的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储存在DNA分子中,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5.细胞是物质、能量和遗传信息的统一体

第三章 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1.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

2.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起来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

3.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二.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名称 组成 功能 举例

上皮组织 由上皮细胞构成 保护、分泌 人的口腔上皮、腺体

结缔组织 分布广泛 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 骨组织、血液、肌腱

肌肉组织 由肌细胞构成 收缩、舒张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 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三.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保护组织: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例:洋葱鳞片叶表面)

2.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例:番茄果肉)

3.分生组织: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其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4.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运输有机物。

四.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

分化 组成 植物体

细胞 组织 器官 组成 组成

系统 动物体

动物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五.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

1.绿开花植物即被子植物,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

(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细胞: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疏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如:营养器官:根、茎、叶;

官:花、果实、种子

3.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六.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

1.人体的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人体。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

细胞:动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以某种组织为主。

如:心脏、肝脏、脾脏、大脑、肱二头肌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并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多个器官的总和。例如: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八大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

3.动物比植物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七.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1.单细胞生物: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2.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域环境中

3.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获得营养、气体交换、排出废物等各种生命活动

4.生活中的单细胞生物:细菌、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

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眼虫、变形虫)

单细胞藻类植物(如:衣藻)等

5.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观察草履虫:

(1)将载玻片擦拭干净,吸取表层的(氧气丰富)培养液一滴,滴在在玻片上

(2)在在玻片中的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限制草履虫运动,便于观察),再盖上盖玻片

(3)草履虫的结构图

(4)草履虫的应激性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一.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种皮: 保护内部结构 种皮: 和果皮紧贴在一起,保护内部结构

子叶:2片,肥厚,贮存营养物质 胚乳: 贮存营养物质

胚 胚芽:发育成茎、叶 子叶:1片,不肥厚,转运营养物质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 胚 胚芽:发育成茎、叶

胚根:发育成根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

胚根:发育成根

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构成。

菜豆和玉米种子都有种皮和胚,不同点是:玉米种子有胚乳,贮存营养成分,子叶1片,转运营养物质;菜豆种子无胚乳,子叶2片,贮存营养。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无胚乳,例如:蚕豆、花生、大豆、菜豆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有胚乳,例如:水稻、小麦、高粱、玉米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一. 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条件 自身条件:种子是完整的、活的,种子不在休眠状态

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2.种子的萌发的过程:

种子吸水膨胀

物质变化:种子贮存的有机物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物质

菜豆:子叶里

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能够溶于水的物质,并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玉米:胚乳里

胚根 根; 胚轴 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芽 茎和叶

3.种子的休眠:种子成熟以后、一段不能萌发的时期。

4.种子的寿命: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5.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二. 植株的生长

1.幼根的生长:

(1)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主要是根的根尖。

(2)根尖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扩大了与土壤的接触积)

伸长区: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细胞体积增加),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也能够吸收水分和无盐

使根的长度不断增加

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细胞数量增加)

根 冠:起保护作用

成熟区以上的结构:根毛脱落,吸收功能丧失,导管增多,疏导功能加强

伸长区的细胞来自于分生区的细胞分裂。

2.芽的发育过程:

1)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2)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3)芽分为了叶芽、花芽、混合芽

三. 开发和结果

1、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来的,花的结构:

花梗 连接、支持作用

花托

花被 萼片 保护花的内部结构,吸引昆虫

花瓣

雄蕊 花药:内有花粉,花粉内含精子

花蕊 花丝:支持花药

柱头:接受花粉 花的主要部分

雌蕊 花柱:连接子房和柱头

子房 外有子房壁

内有胚珠产生卵细胞

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花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2)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3)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4)受精(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

花柱和柱头 凋落

雌蕊 子房壁 果皮

子房 珠 被 种皮 果实

胚 珠 受精卵 胚 种子

(受精极核 胚乳)

四.描述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一、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1.植物生活为什么需要水

(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使植物体保持一定的姿态

(3)无机盐只有融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和运输

(4)水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1)缺少水的地方形成沙漠

(2)水相对较多的地方形成草原

(3)水分充足的地方形成森林

3.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较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无机盐 作 用 缺 乏 症 状 例 如

含氮的 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叶片发黄,植株矮小 人畜的粪尿

含磷的 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和种子的成熟提早 影响花和果实的形成和发育 骨粉

含钾的 使茎杆长得粗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植株易倒状 草木灰

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1.根适合吸水的特点

(1)水分和无机盐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指根的顶端到长有根毛的一段)的成熟区。

(2)根尖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

伸长区: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也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使根的长度不断增加

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根 冠:起保护作用

成熟区及其上部结构:根毛脱落,失去吸收功能,出现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3)根适于吸水的特点:1)成熟区有大量根毛,使根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根毛细胞的细胞壁很薄,细胞质很少,液泡很大;

3)伸长区和成熟区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2.水分的运输途径

(1)导管:植物体内,由死细胞上下贯通而形成的一根中空的管道。

(2)水分运输的途径:土壤中的水分 根毛 根内的导管 茎和叶的导管

3.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导管在木质部内)和韧皮部(筛管在韧皮部内)之间,形成层的细胞不断的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木本植物有形成层所以茎可以长的很粗,而草本植物没有,所以茎不能长粗。

4.导管和筛管的比较:

名称 分 布 结 构 特 点 功 能

细 胞 横壁

导管 木质部 由许多死的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 完全消失 由根向上部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 韧皮部 由许多活的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 有筛孔 由叶向下部输送有机物

根、茎、叶中的导管彼此相通,根、茎、叶里的筛管也是彼此相通的。

三、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蒸腾作用使大量的水分散失《新中考》P30.8题

(1)概念: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2)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

表皮 表皮细胞:外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保卫细胞(成对的半月形,内有叶绿体):控制气孔(气体进出的门户)的开闭

叶肉: 细胞内含叶绿体,叶绿体内有叶绿素

叶脉: 支持作用

运输作用:导管输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运送有机物

(3)场所:主要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叶柄和幼嫩的茎上也有少量进行

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根毛 根、茎、叶内的导管 气孔

(4)过程:土壤中的水分 根内 叶肉细胞 大气

(5)意义:1)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2)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3)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植物的蒸腾量:植物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绝大多数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例如: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从土壤中吸收200千克的水,但1%真正用于各种生理过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99%的水被蒸腾掉了。

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 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改善气候

保持水土,使地下水得到补充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

暗处理 目的:让叶片内的有机物耗尽

遮光照射 在黑暗处进行,上下两面要同时遮盖,遮光和不遮光处形成对比

(1)方法步骤 摘下叶片

酒精褪色 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

漂洗干净,滴加碘液,观察结果:叶片见光的部分遇碘变蓝

(2)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

2、光合作用《新中考》P31.例题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实验(教科书P127-129)

光照

(2)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叶绿体

(3)原料:二氧化碳、水

(4)产物:有机物(储存着能量)(如:淀粉)、氧气

(5)场所:叶绿体

(6)条件:光

(7)实质 物质的转化:简单的有机物 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能量的转化:光能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8)意义:1)为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提供有机物

2)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3)有机物为动植物及人类生活提供所必需的能量来源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

三.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概念: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

2.反应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3.场所:植物体内所有的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内)

4.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满足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放出去。

5.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粮食储藏、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6.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外界条件 影响 生产措施

温度 随温度升高而加强,过高又减弱 储藏蔬菜、水果、粮食时保持低温

水分 随植物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 粮食在入仓以前一定要晒干

氧气 在一定浓度内随氧的浓度增加而加强 储藏水果、蔬菜时降低含氧量(如充加氮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浓度大时,受到抑制 充加二氧化碳延长水果、蔬菜的储藏时间

7.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的特征。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天气是多变的,而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同一时间不同的地方天气与气候都有可能会有差别,据

1. 关于气候的的诗句

关于气候的的诗句 1.描写气候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气候的诗句包括:

1、唐代王维《渭城曲》

原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2、唐代王维《山居秋瞑》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

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3、五代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原文: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背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译文:

湘江上阴云笼罩,使人心情郁闷。深夜里徘徊江岸,想起刘琨的远大抱负。秋风吹动,万里芙蓉花摇曳生姿。暮雨洗尘,千村的薜荔枝苍翠可爱。

乡思难耐,看见橘柚更令人悲叹。羁旅他乡,如被弃的山野之人无人看重。就是打鱼人和我相见,也不与我说一句话。自管吹着长笛回岛去了。

4、唐代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原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5、南宋陈与义《春寒》

原文: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译文:

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刮风,料峭春寒还未结束,让人害怕。

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之中。

6、南宋赵师秀《有约》

原文: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

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2.关于气候的诗词

与气候、天气有关的诗句 有关气候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

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1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 “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有关天气的诗句: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中雪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有关气候的诗句

1、“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宋.陆游)-------城市热岛效应

2、“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地形雨

3、“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唐.宋之问)-----向阳与背阳坡的光照及热量差异

4、“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宋.苏轼)------南方热量丰富、四季如春鲜果不断

5、“三九要冷,三伏要热,不冷不热,五谷不结”,“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腊雪是宝,春雪不好”------气候资源对农作物的作用

6、“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暖锋和冷锋过境后的效果

7、“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春城昆明年均温14.7℃,一月和七月月均温分别为7.8℃和19.9℃

8、“春风摇荡自东来,折尽樱桃绽尽梅”,“凉风有信,秋日无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鲜明的季节周期性之美!

9、“亭亭柏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北国之春》------春季风风向与感受 10、“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白毛女》------冬季风风向与严寒 11、“白露秋风夜,一夜冷一夜”.-------极地冷气团逐渐南侵

10、“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西北地区日温差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1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既表示锋面雨中的暖锋,又体现了节律美之周期性

1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江淮流域准静止锋形成的梅雨 15、“冬朦(雾)晴,春朦(雾)雨,夏朦(雾)晒死鬼”(谚语)------冬夏多雾的原因是无云或少云导致的大气逆辐射弱,春雾是因为暖湿水汽足,极易形成锋面雨.

12、“蜀烧葫芦峡,大雨救了司马懿”-----诸葛亮把司马懿围困在峡谷低地,然后用火攻,人为地制造了一个气旋(热低压),中心气流上升遇冷降水.

1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内》-----四川盆地夜晚降温慢,山谷风热力环流中吹山风,夜雨多.

1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庐山垂直气候差异,体现了节律美之垂直地带性.

15、“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横断山脉垂直气候差异

4.有关天气与气候的诗句

有关气候的诗句及诗: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5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6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7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8 “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1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 “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描写气候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气候的古诗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句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少的情况。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山区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

3、“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

4、“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6、“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反映了我国南方气候因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春暖雪融?山色翠绿如洗的美景。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枯藤老树和小桥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景观的对比写照。

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句说明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很大。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句描绘了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不同的气候特征。

10、“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诗句是我国新疆一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早晚温差大的真实写照。

1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描述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描写了我国江淮地区的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13、“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6.有关气候的诗句

有关气候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1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 “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希望你能好评或者采纳!谢谢{右上角采纳或者正下方好评}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不要追问。另外提问,多了占屏幕空间。不好答题。谢谢

7.关于气候的古诗

秋游原上

白居易

七月行已半,早凉天气清。清晨起巾栉,徐步出柴荆。

露杖筇竹冷,风襟越蕉轻。闲携弟侄辈,同上秋原行。

新枣未全赤,晚瓜有余馨。依依田家叟,设此相逢迎。

自我到此村,往来白发生。村中相识久,老幼皆有情。

留连向暮归,树树风蝉声。是时新雨足,禾黍夹道青。

见此令人饱,何必待西成。

初夏游张园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寄陕州姚中丞

刘禹锡

八月天气肃,二陵风雨收。旌旗阙下来,云日关东秋。

禹迹想前事,汉台馀故丘。徘徊襟带地,左右帝王州。

留滞悲昔老,恩光荣彻侯。相思望棠树,一寄商声讴。

已凉

韩偓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8.描写气候的诗句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有约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北风行

李白

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 留马行处。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朝霞诗

郭印

矫矫明天末,谁将绛帐供。

阴云收薄翳,晴日放先锋。

道路看行旅,田畴验老农。

乾坤今日意,群目散愁容。

————————————————————————————————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句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少的情况。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山区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

3、“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狂风暴雨是短时间的天气变化,四季如春描述的是某地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

故选:B.

初中生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

1

阅读与运用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④地图的种类:按内容(普通和专题)比例尺大小(大中小)按制图区域(世界、大洲、国家分省)三维地图、电子

地图、特殊地图

第二章揭开地球的神秘面纱

1

.地球和地球仪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

4

万千米,赤道半径

6378

千米,极半径

6357

千米,平均半径

6371

千米。

2

.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

.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

0

°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

90

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

N

”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

S

”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

0

°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

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

E

”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

W

”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

°

W

160

°

E

组成的经线圈。

20

°

W

以西到

160

°

E

属于西半球(大于

20

°

W

或大于

160

°

E

20

°

W

以东到

160

°

E

属于东半球(小于

20

°

W

或小于

160

°

E

4

.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

:自转

/

公转

地球绕绕转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周期

:

24

小时产生的自然现象

:

昼夜交替

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

周期

:

一年

产生的自然现象

: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

66.5

°

N--90

°

N

)、北温带(

23.5

°

N--66.5

°

N

)、热带(

23.5

°

N--23.5

°

S

)、

南温带(

23.5

°

S--66.5

°

S

)、南寒带(

66.5

°

S--90

°

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

0

°

--30

°;中纬:

30

°

--60

°;高纬:

60

°

--90

°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三、陆地和海洋

1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

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

.地球表面

71%

是海洋,

29%

是陆地。

3

.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

.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初一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洲和非洲的

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

的高低起伏。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6

.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7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20

世纪

60

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

六大板块: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非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9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四、天气与气候

1

.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

.风向及风力。

3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

7

月最高,

1

月最低。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

7

月最低,

1

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

℃。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

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

.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

58

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五、居民与聚落

1

.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死亡率。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

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以解决等问题;人口增

长过慢造成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人口密度(人

/

平方千米)

=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

16

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2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汉语:主要分布地区

:

中国

、东南亚等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

俄罗斯

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1

基督教(——教堂)、佛教(——寺庙)、伊斯兰教(——清真寺)是世界三大宗教。

2

佛教主要分布地区

:

中国

、东南亚等

3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

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六、发展与合作

1

.目前世界上有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

界第三位。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两种一

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

30

多个地区

2

.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3

.目前,世界上有

20

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目前,世界上

150

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4

.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

“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5

目前,

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

1945

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

“促进国家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

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关专题

初一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2011-2012学年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期末自测模拟试卷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

2011—2012七年级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2

查看全部文档>>

你可能喜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地理七年级上册试卷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14页 免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的复习提纲 12页 免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7页 免费

七年级地理上册 复习提纲 人教新课标版 11页 2财富值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35页 免费

更多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相关的文档>>

2013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2 财富值

加入会员!获取文档下载券

高中自然地理有哪些答题技巧或方法?内容具体点的!

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具体用途也不同。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1、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午后二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一年当中,北半球气温陆地_七_月最高,_一_月最低;海洋上_八月最高_二月最低,南半球_相反;气温年较差指一年内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3、运用等温线图表示_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_密集_的地方,温差大;等温线_稀疏的地方,温差小,等温线呈_闭合_形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_低温_中心。

4、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变化的原因是不同纬度接收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

5、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

6、在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_逐渐降低 。据观测,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7、世界最热的地方在_非洲,最冷的地方在_南极洲。

 二

赤道附近为赤道多雨气候,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西岸从赤道向两极气候型别的排列规律: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

山东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影响气候的因素 _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_2000_毫米以上;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降水量逐渐减少;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差别是东岸多雨,西岸少雨;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在印度的乞拉朋齐,最贫乏的地区在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

 三

1、天气描述的是 短时间里, 阴晴 、 风雨、 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 变化的;不同的地方,同一时间的天气可能 变化很大。

2、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 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是 稳定的。

3、降水概率是 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是 风的强弱;温度是 表示大气冷热的程度。

4、白色表示 云雨区,白色越白,表示云层越 厚,降水概率越 大 。蓝色表示 海洋,绿色表示 陆地 。

高中自然地理答题技巧:

自然地理答题思路归纳优化梳理

一、地球运动类:

1.区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差别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强调太阳释放的电磁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维持地表温度,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②人类生产生活的最重要能量来源

(2)影响太阳辐射多少的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天气状况(云量);地势高低(海拔高低)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强调太阳大气层的异常现象对地球的影响

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产生极光;

2.生命物质存在条件:

(1)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行星际空间

(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大量的液态水

3、描述昼夜长短特点

☆昼夜长短状况:昼夜长短变化趋势:时间点、时间段

☆某一日期的昼夜长短描述:昼夜长短半球状况、昼夜长短纬度变化;极昼或极夜范围

☆某一段时间的昼夜长短状况和变化趋势:

----渐长-----渐短;极昼(夜)范围的变化『由-----向---扩大(缩小)』;

4、正午太阳高度表述:

☆某一日期的随纬度变化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某一地点的随季节变化规律:哪一天最大,哪一天最小,哪一段期间逐渐增大,哪一段期间逐渐降低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或最小值出现的区域范围:用纬度范围说明,如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5、季节、日期的表述:

☆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季节:春、夏、秋、冬

☆日期: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前后(不能用3.21方式表示)

6、直射点坐标的表述: 纬度+经度(地方时12时的经线)

二. 天气气候类

1.对流层特点的表述:

(1)气温垂直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2)运动特点:对流运动显著;

(3)天气现象: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4)应用:

①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为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

② 对流运动旺盛对登山的影响,(地温最高时,对流运动旺盛;)

③飞机飞行高度与飞机遭受的气流状况与此有关。(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可达17~18千米,中纬度地区为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为8~9千米。)

④ 逆温影响大气污染的扩散;

2.大气受热过程的表述: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大部分被地面吸收,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

影响大气削弱作用的因素:太阳高度角、海拔高度、天气状况(云量\尘埃)

应用:①12时太阳高度最高,13时地面温度最高,14时气温最高。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也是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直接原因。)

大气保温作用原理的表述: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地面辐射的长波辐射几乎全部被大气吸收。大气增温的同时,又以逆辐射的形式把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影响大气保温作用的因素:大气密度(海拔)、大气成分(温室气体)、水汽含量(云量)

应用:“露重见晴天”“十雾九晴”,说明天气晴朗的夜间,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地表降温快,常出现露、霜以及雾等现象。

3、昼夜温差大小原因的表述: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弱来解释

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下垫面热力性质(陆地>海洋;沙漠>森林)

地形地势(高原>平原)、天气状况(晴天>阴天)

应用:①大气的保温效应---温室大棚

②昼夜温差大的地区作物产量大、哈密瓜甜的原理。

影响年温差大小的因素:①纬度(高纬大于低纬)②海陆分布(大陆大于海洋 ③气候(干旱气候区大于湿润气候区)④地形(平原大于同纬度高原)

4、锋面系统天气的表述

(1)冷锋天气的表述:

☆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好。

☆冷锋过境时,有大风、多云,雨雪等天气变化,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雨区主要在锋后

(2)暖锋天气的表述:

☆ 暖锋过境前,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好;

☆ 暖锋过境时,云量增多,有连续性降水,

☆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雨区主要在锋前

5.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系统天气的表述

(1)气旋系统:中心气流上升,常出现阴雨天气。

(2)反气旋系统: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3)应用:

①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冷性高压控制下天气寒冷干燥晴好。

② 夏威夷高压(副高),暖性高压控制下天气高温干旱晴好。

③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副高影响

6.气候类型分布的表述:南北半球、纬度范围、海陆位置(大陆东、西岸、内陆)

7、气候特点的表述:全年或不同季节的气温、降水特点

8、气候成因的表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海陆位置、洋流、地形、地表状况)以及人类活动等。

9、气候分析案例: (请对照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复习)

①、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大的原因

a、赤道低气压控制面积大;b、亚马孙平原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地势低,向大西洋敞开,利于暖湿气流的进入和抬升。c、东北东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暖流经过。

②、东非高原的赤道附近地区出现热带草原气候的原因

东非高原海拔较高,气温比刚果盆地低些,空气对流运动弱,降水较少,水热组合发生变化。

③ 马达加斯加东部为热带雨林的原因

a、大部分在热带,气温高;b、东侧暖流通过;c、岛屿中部为南北走向山脉;d、东南信风吹向岛屿,形成地形雨。(类似地区: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中美地峡的热带雨林。)

④ 日本东部多雨西部多雪的原因

东部位于夏季风的迎风侧,冬季风的背风侧,夏季降水较多。西部位于冬季风的迎风侧,夏季风的背风侧,冬季降水较多。

⑤、南美洲温带地区东西两岸气候不同的原因

分处安第斯山脉两侧、中纬西风带,大陆西岸处于迎风坡,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东岸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形是主导因素);

⑥、中亚气候干旱的原因、水汽来源

深居大陆内部水汽来源主要是北冰洋和大西洋。

中亚主要为温带沙漠如卡拉库姆沙漠,原因是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我国的塔克拉玛干也是此原因。

⑦ 撒哈拉沙漠成为最大沙漠的原因

A、副热带地区大陆内部和西岸的陆地面积广(亚欧大陆与非洲北部相连)。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离陆信风的影响。

C、西岸加那利寒流的影响,由北往南影响沿岸,大气稳定。

D、单一平坦的地形(低矮的高原)。

10.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雪线概念:山地终年积雪的下限,即夏季最热月高山冰雪出现的最低海拔高度。

(2)、影响雪线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气温(气温高、雪线高,气温低、雪线低)

②降水量的大小(迎风坡降水量大,雪线低),因此,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③地形(坡度、坡向)(阳坡气温高、雪线高,阴坡气温低、雪线低)坡陡雪线高。

11.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分析

A、基带——与水平自然带一致

B、坡向——一般同一自然带阳坡、迎风坡位置高于阴坡和背风坡

C、变化——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变化与该山地所在纬度自向高纬度水平自然带的变化规律相似

D数目——山地所在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谱越复杂,反之越简单。(山顶自然带缺少是海拔因素;山麓自然带缺少是纬度因素。)

等值线

(一)等气温线判读

1.分析走向(延伸方向):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

2.分析弯曲状况(高高低低):作水平线法——比较弯曲处与交点的温度高低;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区)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区)为高(值高)。

3.分析疏密状况:疏——温差小——我国7月气温、热带地区、海洋、山地缓坡;

密——温差大——我国1月气温、温带地区、陆地、山地陡坡、锋面处。

4.分析数值特征:大小小大中间走;闭合曲线大大或小小;高值区——夏季大陆、冬季海洋、暖流流经、地势低(山谷、盆地或洼地)、城市;低值区——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流经、地势高(山岭、山脊)。

☆高考能力要求:

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的是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北半球。

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3、判断月份(1月或7月):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

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4、判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

6、判断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②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③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的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④山地的陡坡等温线密集,山地的缓坡等温线稀疏。⑤锋面处的等温线密集。

分析气温的影响因素

气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纬度因素(2)、海陆因素(3)、地形因素(4)、洋流因素等

☆若等温线大体与纬线平行,呈东西走向,则主导因素是纬度因素

☆若等温线在海岸附近弯曲,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成南北走向,则主导因素为海陆因素

☆在陆地上,等温线发生弯曲,通常是地形因素影响的结果。

☆河谷处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由高温凸向低温。如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等。

☆山脉处气温较两侧低:等温线由低温凸向高温。如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等。

☆山脉背风坡由于焚风效应使气温升高:等温线由高温凸向低温

☆山地(丘陵、土丘)地形:等温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

☆盆地(谷地、洼地)地形:等温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在海洋上,等温线发生弯曲,通常是洋流因素影响的结果。

☆寒流流经处气温较两侧低:等温线由低温凸向高温。

☆暖流流经处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由高温凸向低温。(洋流的流向始终与等温线的凸向一致)

(二)等降水量线

1、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

☆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2、判断海陆影响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且自沿海向内陆递减,说明降水量受海陆因素影响。

3、判断地形影响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降水量受地形(山脉)影响。

☆ 山脉迎风坡,降水量大;山脉背风坡,降水量小。

4、判断内陆地形

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降水少,说明地形闭塞,深居内陆

5、判断洋流影响

☆ 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气温比同纬度的地区气温高,水汽含量多,且暖流对大气底部有加热作用,易使空气产生对流,降水增多;

☆ 寒流流经的沿岸地区,气温比同纬度的地区气温低,且寒流对大气底部有冷却作用,不利于空气产生对流,降水偏少

6、判断大气环流影响

三圈环流:

☆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

☆ 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 温带大陆西岸受来自海洋西风带控制,降水多,若受地形的抬升作用,降水更多;

☆亚热带大陆东岸受季风或来自海洋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多;若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更多。

季风环流:

☆ 夏季风控制,降水多;

☆冬季风控制,降水少;若冬季风跨越辽阔的海洋,并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也可能多。

7、判断城市影响

☆城市有“雨岛”效应,则等降水量线越往城市中心,数值越大。

☆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盛行上升气流;多凝结核;高大建筑物阻滞天气系统等。

(三)水平面等压线

1、判断气压系统

高压中心: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低压中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压脊:高压凸向低压处

低压槽:低压凸向高压处

鞍形区:两侧气压高,两侧气压低,对称分布

2、判断天气现象

☆高压系统 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气流 天气晴朗

☆低压系统 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 中心附近天气阴雨

☆高压脊 附近天气晴朗

☆低压槽 附近天气阴雨

3、判断风的方向

☆作出风向:先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再作出风向。

☆判读风向:风向指风的来向。

(1)、高空面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3)、台风(气旋系统)的风向——要重点掌握(不仅要静态掌握,还要动态掌握)

(4)、副高(反气旋系统)的风向

4、判断风力大小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2)、不同等压线图上,风力的大小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成正比)、比例尺的大小(成正比)、等压距的大小(成正比)有关系。----采用计算法(与判断坡度的陡缓方法一样)

5、判断季节月份

☆亚欧大陆或北美大陆高压强盛,为1月份,北冬南夏

☆亚欧大陆或北美大陆低压强盛,为7月份,北夏南冬

三. 水循环、河流、洋流类

1、水循环意义的表述:

(1)联系四大圈层,并在各圈层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输送和转换。

(2)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再生。

(3)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

(4)对生态、气候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描述: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

3、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分析

① 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② 渔场成因:洋流(寒暖流交汇、上升补偿流);大陆架海域;温带海区;河流入海口

③ 海洋交通:

④ 海洋污染:

四.岩石圈类

1、地形特点的表述:主要从地形组成、地势特点、地表形态特点几方面说明

☆地形组成——以什么地形为主、面积、占比重

☆海拔高度——一般用平均海拔高度说明

☆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地表形态——平坦、崎岖、起伏大小

2、地形区分布特点的表述:

说清:…(地形区)分布在…(方位);呈…走向(延伸)或…(地貌)广布

3、用地质作用描述某地区的地形成因。

☆地形成因: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个角度

☆全球宏观地貌——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

☆区域地形区或地貌——用内、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解释。

(1)内力作用形成的地形:

①地壳运动

② 岩浆活动----- 火山地貌

(2)外力作用形成地貌

① 风化地貌: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② 侵蚀地貌

☆流水侵蚀作用———黄土高原沟谷、河流峡谷、喀斯特地形、侵蚀平原

☆风力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蚀柱

☆海浪侵蚀作用—— 海蚀崖、海蚀柱

☆冰川侵蚀作用—— 角峰、U型谷、冰蚀湖

③ 沉积地貌

☆流水沉积作用—— 河流三角洲、冲积扇、冲积平原

☆风力沉积作用——黄土沉积地形、沙漠(沙丘)

☆冰川沉积作用——冰碛平原(中欧、东欧平原)、冰碛湖

4、构造地貌----“地形倒置”现象的表述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地;

五.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类

1.地形对城市影响的表述

☆城市的形成(影响因素:城市建设、对外交通、农产供给、城市扩展)

☆城市的分布(分布规律、城市数量、城市规模)

☆ 城市的形态(平原-----团块状、山区-----条带状、放射状、山地、河流-----组团状)

☆城市的发展(城市规模、城市兴衰)

2.世界城市特大城市绝大多数位于平原地区原因的表述:

☆建筑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小,成本低

☆交通的便捷

☆城市规模易于扩展

☆周边农业发展条件优越

3..冲积扇缘形成聚落分布的自然区位条件分析:

地势平坦,往往淤积有肥沃的土壤,水资源比较丰富

4.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影响的表述

☆ 线路走向、线网密度、分布格局、运输方式

5.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分析:

☆自然资源特点:种类、数量、质量、分布

☆自然资源开发的条件:交通条件、区位条件、技术条件

☆自然资源开发的意义: